医学 第8页
-
R&D是什么的意思?
R&D (research and development),指在科学技术领域,为增加知识总量(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),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,包括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、试验发展三类活动。可译为“研究与开发”、“研究与发展”或“研究与试验性发展”。 R&D=Research and Development(研究与开发),简称研发。...
-
为什么《本草纲目》是古代树木知识的宝库?
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,他的科学名著《本草纲目》是祖国科学技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。《本草纲目》出版后不久就被介绍到日本,后又传到世界各地,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被誉为“中国古代医学百科全书”。 《本草纲目》收入1892种药物,共计190多万字。其中植物类1094种,树木类265种,约占植物类的四分之一。李时珍对这些树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,他不仅对这些树木的药理、功效、主治、方剂、炮制、采收、保藏等都作了详尽的总结,同时对这些树木的名称来源、分类分布、形态特征、生长习性、甚至栽培方法...
-
《南方草木状》为什么受到中外学者的推崇?
《南方草木状》一般认为是我国西晋嵇含(公元263-公元306)撰写的。书中描述了1600多年前我国南方(包括今越南北部)的热带、亚热带植物。全书三卷。上卷草类植物29种,中卷木类植物28种,下卷果类植物17种及竹类6种。此种分类法,比瑞典植物学家林奈(1707-1778)建立的分类系统早1400多年。 书中不仅把环境对植物的影响,及植物对环境的要求用于分类,还将植物的器官的生理特点,如花香、色素和滋味等也作为分类比较的依据,反映了我国古代在植物分类学方面的独创精神。书中不少处涉及了植物的加工利用,如山姜、吉利...
-
拍X线片和做CT检查时为什么身上不能有金属物?
拍X线片时,得到最清晰影像的就是人体骨骼组织。含有钙盐的骨骼组织是密度最大的正常人体组织,其含有的钙元素可大量吸收X射线。与人体骨骼一样,各种金属也能大量吸收X射线,在感光底片上留下自己的影子。很多金属甚至能完全吸收X射线。如果在拍摄X线片时,患者身上有项链、硬币等金属做的东西,就会遮住医生想要看的人体结构,影响检查的效果。所以,拍X线片时,发卡、零钱、首饰等金属物品不能带在身上。 而CT检查也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效应,通过计算机合成人体的二维断层图像,以显示人体的精细结构。金属制品的密度很高,会在计算机重建的...
-
为什么研制艾滋病疫苗困难重重?
有一种球形病毒,直径为1微米,却能把人类世界搞得天翻地覆,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—艾滋病病毒。人体感染这种病毒后会导致免疫缺陷,并引发一系列其他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及肿瘤,严重者可导致死亡。由HIV引起的疾病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,也就是艾滋病。 全球科学家围绕这种来势汹汹的病毒已经研究了近30年。可是,在2012年7月召开的世界艾滋病大会上,专家却表示艾滋病疫苗问世仍然需要时日。为什么至今还没有艾滋病疫苗来保护人体免受其害呢?这是因为HIV十分狡猾,它主要攻击的对象是人体的辅助T淋巴细胞,一...
-
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是怎么发现的?
《诗经》曰: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”其中的“苹”指的是蒿类植物。这首诗就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由来。或许是机缘巧合,或许是冥冥中注定,在《诗经》问世近3000年后,这位叫“呦呦”的女科学家和她的研究团队,从黄花蒿中发现了专门治疗疟疾的药物——青蒿素,从而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。 疟疾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瘴气。该病是由雌性按蚊叮咬人体,将其体内寄生的疟原虫传入人体而引起,表现为寒热往来,反复发作,俗称“打摆子”。若治疗不及时,可出现贫血,以及脑、肝、肾、心、肠、胃等受损引起的...
-
试管婴儿技术安全吗?
试管婴儿给众多不孕不育夫妇带来了新生命的希望,但还是有许多科学家指出,试管婴儿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试验和评价就直接进入了临床。由于不孕不育人群对新生命的渴求异常迫切,自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路易丝·布朗出生后不久,这一技术就迅速而大规模地进入临床了。在过去未见异常的试管婴儿,等到步入成年后,他们的智力水平和社会能力是否有异常?试管婴儿年老后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是否比正常生育的儿童更大?这至今仍是未解之谜。 有些医学专家指出,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存在着许多细节上的差异。如自然受孕过程中,20亿个精子相互竞争,只有...
-
医生为什么要验血?验血有什么作用
从小到大,你是不是没少生病去医院呢?是不是大多数时候医生都会要你先去验血呢?为什么医生这么喜欢验血呢?来看看医生是怎么看病的吧。 医生看病的时候好像一个“大侦探”在勘探现场,他们首先会询问病史,了解病情,进行体格检查,来发现疾病的“蛛丝马迹”。随着医学的发展,对疾病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入,诊断疾病的手段也不再局限于最基本的“望、触、叩、听”四种手段。当基本的检查手段不足以诊断疾病的时候,“大侦探”的助手“法证先锋”们就登场了:验血、拍X线片、做心电图……最后,“大侦探”拿着这些“证据”揪出了疾病的“元凶”,从而对...
-
为什么近视者要戴眼镜?
当眼睛开始近视的时候,医生通常会建议戴合适度数的眼镜,使视觉重新变得清晰。为什么近视者要戴眼镜呢? 这要从近视眼的成像机理说起。近视是指眼球调节静止时(使用睫状肌麻痹药品后),从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,提前在视网膜前聚焦成像,从而使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。近视可能是因为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力较强或眼轴过长而形成的。 从角膜到视网膜的眼球前后径称为眼轴长度。新生儿眼轴较短为16毫米,3岁内迅速长到19.5毫米;3岁以后每年约增加0.1毫米,一直到成年时眼轴长度平均达23.5~24毫米,之后几乎不再增长。 ...